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对中国整车出口直接影响较小,但需要关注由此引发的产业链重构和间接冲击。目前中国对美国的整车出口量已处于历史低位。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至美国的数量仅为1.25万辆,占国内总出口量的0.3%;2024年达到11.6万辆,仅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1.8%。
整车出口受此政策影响不是很大,但轮胎行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轮胎出口直接受到影响,由于长期受到“双反”政策(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限制,中国轮胎对美出口比例在2024年已不足1%。随着关税的进一步叠加,美国市场对中国轮胎的采购成本明显增加,例如卡车轮胎的出口均价已上涨至每条1158元,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导致出口订单急剧减少。中国再生胶网报道2025年2月中国轮胎出口环比下降了30%,这种压力已经开始影响合成橡胶的需求。
通过墨西哥转口至美国的贸易路径也面临不确定性。2024年中国向墨西哥出口了约44.5万辆汽车,占总出口量的6.9%。如果美国加强对原产地规则的审查力度,相关转口供应链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断裂。
长远来看橡胶需求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轮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单车橡胶使用量减少了15%-20%,同时轮胎更换周期从4.5年延长到了6.1年。合成橡胶替代速度加快,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乘用车轮胎中的占比已升至18%。丁苯橡胶与天然橡胶之间的价差扩大至每吨400美元,促使如米其林等企业计划削减30%的天然橡胶采购量。橡胶行业正朝着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发展,比如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专用轮胎以及推进合成橡胶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