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美轮胎特保案后,阿根廷决定对中国产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轮胎企业出口前景堪忧,业内应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期货日报7月8日消息,“中美轮胎特保案”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对中国轮胎制造企业的影响和冲击也逐渐远离。但眼下国产轮胎在阿根廷又将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有分析人士担心,如果南美其他国家效仿此举,国内轮胎出口前景堪忧。7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阿根廷已决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对旅行汽车轮胎征收23%的反倾销税,对农、林用机械或车辆的轮胎征收10%的反倾销税,对公共汽车或卡车轮胎征收17%的反倾销税,该措施自2011年6月22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另外,对直径13英寸、宽度165毫米的子午线轮胎暂缓征税6个月。“中美轮胎特保案”后,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大在南美、中东、非洲等地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力度,并且这已经成为不少轮胎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本月6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轮胎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2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80%,出口轮胎交货值同比增长33.03%。其中,5月份国内轮胎出口交货值达61.1亿元,环比增长34.19%,同比增长40.02%。国内某大型轮胎企业出口部门负责人称,现在看起来,情况可能会变得不太乐观。该公司上半年海外出口量增速很快。5月份他还与南美某国经销商签订了一份千万美元轮胎销售合同。现在阿根廷开征反倾销税,恐怕会引发该地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那样的话,企业花费大力气开辟的新市场可能会丢掉。中证期货研发部副经理刘宾表示,单从目前情况看,阿根廷一国的行动不会对国内轮胎行业出口产生太大影响。但近年来轮胎出口屡遭反倾销调查的现象需要引起国内企业的反思。由于中国轮胎出口的主要是一些低附加值、低价格的产品,特别容易受到国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需要国内轮胎行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资深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国内轮胎企业一直面临着境内消费不旺,库存高企等多方面压力,不少轮胎企业纷纷加大了海外销售力度。但一些企业为了更大限度占领市场,走上了价格战的老路,这势必会引发相关进口国国内市场的强烈反弹,出现阿根廷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这再次向中国轮胎企业敲响了警钟:价格战到头来总是弊大于利。企业应当加强“修炼内功”,从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唯有此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