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已正式对外公布,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正是这份排行榜,让轮胎业内人士发现了不少问题。
据悉,此次公布的榜单中,有52家填报了产能和产量数据。从近4年的数据中分析可知,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存在3个特点。
其一,是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工厂销售收入和产量,逐年增长。这主要表现在半钢胎产量增长。全钢胎产量2015年基数较小,2016年增幅较大,达到93.4%,2018年增长42.3%。2015年,中国有两家企业的海外工厂,形成实际产能;2016年,这一数字增至4家,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51.4%。2017年.海外工厂仍为4家,销售收入增幅高达74.7%;2018年,工厂数量增至5家,但因双钱泰国工厂刚投产,产能未完全释放,销售收入增长为8.99%。这说明,在中国轮胎持续遭遇“双反”的情况下,企业加大了海外工厂的投资力度。
其二,今年参与排名的企业有所减少,但轮胎产量,尤其是子午胎产量仍增加3600万条。据分析,一方面,2017年的产量,缺失了两家较大的企业数据,同时新增了三角轮胎、肇庆骏鸿等企业。另一方面,2018年新增了厦门正新、通力轮胎的产量数据。此外,在轮胎企业的并购重整中,由于退出的企业规模较小,并且一些产能被重整至其他企业中,随着轮胎企业的集中度增加,轮胎产量仍高于往年。
其三是中国工厂轮胎总产量增长5.85%,销售收入仅增长0.9%。收入增速远低于产量,说明轮胎企业在原材料等成本持稳的情况下,轮胎价格没有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