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商品市场整体氛围由多转空,沪胶自身基本面本就疲弱,又遭遇主产国限产失败的利空冲击,因而价格出现大幅下挫,主力合约跌破6月的低点。国庆节之后,部分空头主力获利了结,多空力量趋于平衡,沪胶价格也开始振荡运行。后期来看,尽管技术上存在反弹需求,但基本面被利空因素所主宰,价格弱势局面很难扭转,去年年末的大幅上涨行情不会重现。
主产区进入生产旺季,今年全球天胶产量预计增加5.5%,再加上年初泰国20万吨的抛储,市场总体维持供大于求的格局。此外,11—12月为天胶生产旺产,产量将大量释放。挣脱了三大主产国限产这一枷锁后,未来两个月全球天胶供应预计宽松。
轮胎行业开工率不足
今年全球天胶需求疲软,增速不足1%。我国作为最大的消费国,同样面临消费不振的窘境,轮胎行业开工率同比处于低位,预计后期难有改观。
此外,轮胎辅料生产企业在环保进程中也未能幸免,被迫减产。辅料供应出现短缺,价格大幅上涨,8月多种橡胶助剂价格单月攀升30%,9月再度上调10%。成本抬升,轮胎厂被迫多次提价。不过,这种不是出于需求好转的提价难以被消费市场真正接受,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轮胎需求,进而对开工率产生负面作用。
轮胎出口市场表现平平
天胶下游另一重要消费市场轮胎出口市场今年表现也是平平。1—9月,我国轮胎出口460万吨,同比增加5.3%。但是,单月来看,出口量并不平衡:除了1月和5月同比增加19%和50%,其余月份表现平淡,尤其是7—9月,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
今年轮胎出口受两个负面因素影响,一是美国市场进一步萎缩,二是包括印度和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华轮胎开展“双反”调查。近年来,美国对华轮胎发起多次“双反”调查,并施以惩罚性高关税。今年1—9月,由于去年“双反”期间国内轮胎集中输美,透支了一部分今年的需求,再加上美国汽车销量连续多月负增长,导致我国轮胎输美重量同比下滑14%。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出口国,也遭受了最多的贸易壁垒,这种趋势近年愈演愈烈。
总之,卡车治超和环保督察两大政策逐渐常态化,尤其是“2+26”城市采暖季环保限产即将全面铺开,政策带来的利空效应将笼罩在轮胎市场上空,轮胎行业开工率难有起色。
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
国内天胶自给率较低,87%的天胶消费依靠进口,因此进口的多少决定国内天胶供应的高低。1—9月,天胶(含复合胶)进口量同比增加89万吨,相当于国内两个月的使用量,而下游需求增加寥寥,以至于贸易商库存不断累积。
我国复合胶产量极小,国内复合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7月开始,出于期现套利需要,复合胶进口量大幅增加。由于进口量始终居高不下,需求却持续萎靡不振,被看作贸易商蓄水池的青岛保税区天胶库存,今年长期处于高位。尽管7月末起保税区天胶库存进入下降通道,但9月中旬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随着进口旺季的到来,库存预计止跌回升。截至10月中旬,保税区内天胶库存为12.2万吨,同比增加5.7万吨,保税区外的库存听闻也较去年同期高出10万吨。
上期所数据显示,由于1709合约交割量不足6万吨,仓单压力后延。目前,去年产橡胶仓单超过20万吨,这些老胶将在11月底前被集中清理出库。届时,将对现货市场造成较大冲击。除了老胶,今年国内产量攀升,新胶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期所仓库。目前,上期所橡胶总库存为48万吨,较去年同期高出12万吨。对于一年产量只有30余万吨的全乳胶来说,上期所库存压力可见一斑。
四季度后两个月,沪胶市场很难拨开利空的浓雾,除非传闻已久的国家收储付诸实际,否则价格不会真正雄起。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保持逢反弹做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