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山东省属高校,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社会价值着实亮眼,15项国家科技大奖,8个国家层面的创新平台,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支撑实现上市的公司达到了7个,带动千亿级别产值……
“科技特派员”助力成果转化
科研成绩离不开创新机制。今年4月,青科大出台了《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提出科技特派员通过挂职的方式,代表科研团队与社会、企业进行科技转化方面的工作。科技特派员朱兆友说:“过去,学校老师与社会上的企业机构缺乏交流渠道,所以很多科研成果无从投入实践,而科技特派员则起到了纽带作用,实现校企双方的信息对称。”
青科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另一大亮点则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京博(青岛)技术中心主任贺爱华说:“基础研究是学校的优势,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新动能。技术中心的设备、平台可以企业、师生共享,能为学校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可谓多方共赢。”
至今,青科大已与近20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研发中心,与20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11年初,青科大牵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等共建橡胶谷,集聚了世界级、国家级的科研机构。2012年又成立了“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目前,中心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达到19项,其中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达17亿多元,被誉为“全球化工橡胶业的硅谷”。
学科创业激发师生活力
青科大建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等8个国家层面创新创业平台,为师生创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减免水电、物业、网络等费用并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在校生注册并良性运转的学科性公司已达88个。毕业4年的“创客”郭士刚说:“学校会给每个公司分别分配一名校内和企业导师作为创业指导,还会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今年9月,青科大出台了《学科性公司管理办法》,采取“项目孵化,推动转移”“技术入股,共同经营”等模式,同时,离岗创业人员可在三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释放了学科性公司创建和发展的活力。目前,几个平台已累计孵化300余家企业。
“五有”体系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五有’的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是一个顺序固定、层层推进、相辅相成的循环体。”刘兴云说,“高水平大学需要独特精神,独特精神引领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呼唤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激发干劲活力,干劲活力催生卓越特色,卓越特色助推高水平大学的实现。”
近年来,青科大的各项改革措施无不彰显着“学科引领、品牌铸魂、产学融合、开放办学”的特色。同时,青科大还围绕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特色学科,形成了中德科技学院、青岛西海岸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并且走出国门成立了泰中国际橡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