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新闻 » 正文

利益相争公私博弈 海南胶业整合迫在眉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08-10-11 15:20:18  浏览次数:467
核心提示:连日来,在海南农垦垦区金山、金兴和金才3个加工分公司新胶厂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紧张施工。今年3月动工的这3个新厂,

连日来,在海南农垦垦区金山、金兴和金才3个加工分公司新胶厂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紧张施工。今年3月动工的这3个新厂,总投资1.3亿元,年干胶加工能力6.6万吨。建成后,垦区将形成13个加工分公司、14家加工厂的集中加工布局,年加工能力可达34万吨。不但可加工垦区全部橡胶原料,还有能力整合加工所有的海南民营胶。与此同时,不少市县为培养税源,也将新的橡胶加工厂列入建设计划。而各地民营的小加工厂,在原有基础上更是大有遍地开花之态势。海南到底需要多少橡胶加工厂?市场化手段能否使橡胶加工走出“割据”的怪圈?利益之争与公私博弈海南橡胶加工领域的利益之争和割据局面由来已久,且随着橡胶产品的走俏愈演愈烈。以前橡胶价格低迷时,设在垦区各农场的87个加工场,收购加工几乎所有原料。随着橡胶价格逐步走高,民营胶发展迅猛,分布在一些市县的民营胶加工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之后,海南橡胶加工就在这种公私的博弈和竞争中不断较量着,各自呼声此起彼伏,甚至影响到海南的环境保护、影响着政府决策。据悉,私营小加工厂利润率极高,一个500吨规模的小厂,每年利润可达300到400万元。而垦区则痛心疾首:在价格双轨制前提下,利益驱动使护林保胶压力越来越大,每年流失到地方的胶水多达3到4万吨,损失数亿元。“应取缔民营加工厂,统一由农垦加工。”“政府应该放手,由市场说话,不能用政策限制非公有经济发展。”在之前的许多年,这两种声音一直在不断的博弈中影响着政府决策,使政府不时陷入两难境地。1991年1月,《海南省天然橡胶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2004年5月,《海南省天然橡胶原产品收购许可管理办法》也开始实施,同时《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垦总局关于加强天然橡胶原产品收购加工管理意见的通知》废止。后来,《收购许可管理办法》又延长了有效时限。但到了2007年底,《收购许可管理办法》被终止执行。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环境下,用行政手段管理市场已不合时宜。有消息称,现在海南农民种植的橡胶,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递增。在此背景下,小加工厂便以更快速度诞生。“此时橡胶收购已进入‘战国时代’,农垦必须以市场的办法来应对。”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的话,既道出了紧迫感,又有客观冷静的思考。无序竞争没有赢家统计显示,在海南630万亩橡胶中,农垦约占380万亩,地方群众约240万亩,农场职工还有部分私营胶和股份胶。从加工环节看,2006年以来,海南农垦87家分散的小加工厂相继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新建和改建的14家现代化加工厂。地方民营小胶厂经多年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加工规模甚至达3万吨以上。民营橡胶增长的巨大潜力,早使许多民间资本提前抢滩。2003年成立的中化成信橡胶,2007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4年时间增长10倍。成信和安联还实行了强强联合,并通过引入“中化国际”这样的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但大部分民营胶厂规模小,没有环保设施,加工条件恶劣,加工产品质量差,严重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记者曾暗访澄迈红山农场附近一家小加工厂,看到在简陋条件下,加工用的重油及排放物严重污染环境,且产品质量低劣,但仍有民间收购商把原料源源不断拉来委托加工。一份调查材料显示,位于万宁北大乡的碌马胶厂和万宁后安镇的盛华胶厂,分别生产标胶和绉片凝胶块,年产量各有300吨,而长丰镇的长丰橡胶厂,年生产能力只有200吨。据悉,万宁类似的小胶厂还有7家。在儋州和庆、雅星、洛基、那大等地8家民营小胶厂里,大部分仅有几台离心机,制胶过程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自然排放,污染十分严重。这些小厂由于加工成本低,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其存在空间不仅没有缩小,相反还在扩大。权威人士认为,竞争本来是好事,也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和特征之一。但无序的竞争,却使各方都受到伤害。一方面各小厂为应付环保检查而东躲西藏,环境遭到破坏,且加工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使橡胶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农垦虽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护林保胶效果却并不理想,而且压力越来越大。以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为发挥规模加工效益,降低成本,变分散污染为集中治理,垦区近年相继关闭87家小加工厂,取而代之的是14家现代化加工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仅新建的3家厂,每年就可减少污水排放量18万立方米。记者在已建成的金隆加工分公司看到,废水处理站运行效率极高。通过集中加工,规模效益也开始显现,平均每个厂每年降低成本200万元。集中加工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效益和成本控制,使那些民营小厂相形见绌。但与此同时,全省80多家民营橡胶小厂,在收购、加工和贸易环节各自为战、缺乏联结纽带的小而散局面,依然存在。如何整合资源改变现状?靠行政手段显然已不合时宜,《收购许可管理办法》的到期作废就是信号。“通过市场和经济手段实行优胜劣汰,是最好出路。”海胶集团副总裁张梦英说。显然,海南农垦已不再寻求行政保护,而是以自信的姿态,意在用市场化手段对资源进行整合。在今年初召开的海南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牵头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以市场化手段整合民营橡胶,实现各方多赢。此提案一出,立即有20多名人大代表在上面签字,表达了多方人士的一致诉求。该议案使困扰海南橡胶加工业多年的无序状态和公私之争,终于有了一个相对一致的声音。至此,围绕橡胶加工资源而展开的业内大洗牌,露出些许端倪。垦区已全面推开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职工交够企业的,剩余的以市场价结算归己,有望从内部解决护林保胶难题。在农垦启动新一轮改革的背景下,农垦的企业特征越发明显。根据已作出的战略调整,农垦将从拥有资源型向控制资源型企业转变,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竞争力、用市场手段控制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成为垦区的必然选择。以前垦区曾人为设置障碍,不准加工场收购民营胶,现在则改变思路,鼓励以市场价收购加工民营胶。“以市价收购办法争夺民营胶,开展代加工业务,以规模和管理降低加工成本,以品质、品牌和深加工来实现增值,既能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又能把生产环节的利益更多让给胶农。”王一新展示出这样的路线图。据悉,海南省农垦总公司已与中化国际等大公司进行过接触,意在用相互参股方式进行利益结盟。垦区还与印度尼西亚相关方达成协议,每年引进2万吨原料进行委托加工。在收购环节,海南省天然橡胶协会也在发挥作用,定期在媒体发布市场收购价,以指导和规范收购行为。而对于那些明显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小厂,相关方则期待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予以取缔。因为无序的状态,造成不平等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在这方面,政府的确可以有所作为。”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利益相争公私博弈 海南胶业整合迫在眉睫二维码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ZGZSJW",每日获得中国橡胶行业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